当前位置:中外高端食用油招商网 > 营销文库 |
“米虫”的美食 |
在武安几天,了解到武安人对小米具有深厚的感情,久吃小米而不腻,隔两天不吃就想得慌,他们还把自己称为“米虫”。 不过,现在武安的多数人家以大米白面为主粮了,但被称为“米虫”的武安人永远不愿告别小米。 经过多方打探和了解,我大致获悉武安小米的做法有两大类:一是囫囵个吃,二是磨成面吃。 囫囵个吃 囫囵个吃应首推小米稀粥了。 我所住的宾馆早晚都有小米粥,碗里加有黄豆,喝到最后,碗底的黄豆吃起来绵甜,口里泛着豆香。其实,这种做法是武安普通人家的家常便饭,但各处稠稀有别。小米清汤饭中加上一点黄豆(大豆)汁是西部山区的独特创举,主要是为弥补山区生活水平低,蛋白质缺乏之故。 另外,小米配少量绿豆、黄豆、豇豆等豆类熬稀粥则相当普遍,既有捞头又有喝头。稀粥中煮一些红萝卜、红薯、山药蛋、蔓菁、油菜(武安叫小菜)根、面南瓜(城里称北瓜)等,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富有营养。 小米另一种主要做法就是“小米干饭”,寻常人家作中午主食。其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米煮熟捞出,称为“捞饭”,另一种是原汤用慢火焖熟,叫“焖饭”。还有一种农村叫“白粥”,城里人叫“稠米汤”,其特点是比干饭稀一点,比稀粥要稠得多,可以放些白菜叶等蔬菜,再加上一点食盐做成“菜粥”,那就又顶饭又顶菜了。如果加上羊肉做成羊肉米粥,那简直是一桌酒席也不给它换的美餐。 磨成面吃 小米磨成面的吃法很多,最简单的是米面糊。开水糊上米面做稀粥状,有时做成后加点菜叶和油盐,滋味就好多了。在我所住的宾馆,我吃到一种“豆沫”,其实也是“米面糊”,只不过里边加上些花生豆、豆腐条、粉条、五香粉等佐料,不仅爽口,而且营养。 米面的干吃法名目更是繁多。 可以蒸成窝头、饼子,加上红枣、豇豆,香甜可口。山区的人喜欢把软柿子抹在窝头上,美不胜收,所以有“柿子抹窝子,赛过火窝子”的称誉。米面蒸成馒头形状名曰“黄蒸”,在上面按上两个大红枣,人们形象地称为“瞪眼黄蒸”。武安最大的集镇阳邑饭店里的黄蒸最有名,过往驮煤的运夫在此歇脚吃饭,一律上白开水吃黄蒸,又经济,又充饥。所以武安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阳邑黄蒸,冷热是驮煤的事。”还有一种别致的吃法叫“炸饼”,先用水将小米绿豆泡几个小时,再用小磨子磨成面糊糊,里边加一点花椒面、芝麻等佐料,火上搁上鏊子,抹上点油,把面糊薄薄地摊在上边,两面烙熟即成。“炸饼”可以单吃,烙成后晾干,再用火烤焦,吃起来香酥适口,胜似饼干。 也可卷着陷吃,除了西部山区用“炸饼”卷柿子外,其他地方都是卷各种菜陷,吃时再蘸上小磨油、醋、蒜泥,味道鲜美、越嚼越香,武安名吃“油饼卷驴肉”就是这种吃法。 众多的小米吃法是不是让你很是羡慕,武安“米虫”们很少患现代人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富贵病”,也很少患贫血、低血糖等“营养缺乏症”,连城市人常得的脚气、牙病也很少。想必,是“米虫”们的美食发挥了不小作用。 |
本站有部分文章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核实,风险自负。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网并尽快删除。 |